近期,外贸行业在淡季期间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涨价潮。马士基、达飞等船公司纷纷宣布涨价,原本平静的淡季被飞涨的运价所打破。中小外贸企业因此头疼不已,他们不得不面对海运成本的急剧上升。
海运费用上涨的背后原因
船东绕行好望角:为了到达欧洲,船只需要绕道好望角,这增加了大约两周的航行时间。
中转港拥堵:各地中转港无法及时处理中转箱量,导致码头拥堵,进一步拖延船期。
欧美补库存需求:为了应对美国大选带来的政策冲击,欧美地区的补库存需求激增。
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强劲增长,使得滚装运力无法满足需求,部分货物不得不通过集装箱承运,挤占了箱位。
船东策略调整:船东通过减少班次,减少供给,以提升单箱运费。
外贸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海运费用的上涨,外贸企业需要灵活应对,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多元化运输路线:考虑多种运输方式和路线,减少对单一航线的依赖。
加强风险管理:通过购买保险和进行市场研究来降低潜在的财务损失。
提高数字化水平: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
合作与联盟:与同行业或其他供应链环节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
客户沟通与信任:与客户保持沟通,及时传达运输情况,建立信任。
政策支持与利用:关注并利用政府提供的扶持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
长期战略规划:考虑地缘政治风险,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
具体案例分析
外贸企业在CFR(成本加运费)或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合同下,如果客户要求承担部分海运费用,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利润丰厚的客户:即使客户不承担海运费用,企业仍有利可图,可以直接发货。
利润微薄的客户:如果发货损失更大,可以按照合同发货,并使用上述话术。
亏损的客户:如果合作并未带来利润,且发货会亏本,可以适当拖延,看客户是否会承担海运费。
对于FOB(离岸价)合同,策略类似,但企业需要根据与客户的利润情况和合作历史来决定是否承担部分海运费用。
业内人士的建议
预订舱位:提前与船公司或一代预订舱位,避免价格上涨后舱位被抢空。
沟通协调:与船公司或物流服务商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调整运输计划。
运营措施:采取必要的运营措施降低成本,如选择更慢的普船,提前规划发货。
海运价格的上涨虽然带来了压力,但也可能成为优化物流路线、寻找更高效运输方式的转折点。外贸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策略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