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D/P结算方式下的风险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外需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出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D/P(即先款后单)结算方式,虽然传统上被视为相对安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不少潜在风险。本文将通过湖北某化工出口企业A的案例,探讨在D/P结算方式下遇到的风险及其有效的处置方法,为同行提供参考。
风险暴露
湖北的化工出口企业A,主要市场分布在南美、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地。由于化工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去年下半年,部分买家在货物出运后提出了变更支付方式、退货、降价等要求,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风险处置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A及时向中信保报案,并与之建立了专项风险处置小组,制定了针对性的风险处置方案:
- 暂停向风险地区发货,确保前期风险得到妥善处理。
- 对于有提货意愿但资金暂时困难的买家,经分析后,同意在原买家承担滞港费的前提下放单。
- 对于想提货但由于物流、银行等原因拿不到提单的买家,协助处理货物。
- 对于有降价要求的买家,经过多轮沟通,达成双方满意的降价方案,并放单。
风险管理建议
通过这次经验,企业A总结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其他出口企业参考:
- 不可忽视D/P结算风险:即便是看似安全的D/P结算方式,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也可能出现失效的情况。
- 重视特殊海关政策:对于有严格退货要求的国家,出口企业需与买家提前沟通并达成共识。
- 明确买家意愿:在发货前,与买家再次确认其收货意愿,并保留沟通证据。
- 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在D/P结算方式无法进行时,可以转换结算方式,由信保承担风险。
面对日益复杂的外贸环境,出口企业应提前准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确保在风险出现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通过企业A的案例,我们看到了在风险管理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